资讯 / 电影资讯 / 《归队》今日收官:一次对抗日战争集体记忆的归队
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十四年抗日战争始于东北地区,苍凉雄浑的白山黑水承受了炮火的摧残,见证了山河的破碎,也埋葬了英雄的忠魂。
东北抗日联军(以下简称“抗联”)的历史是中国完整抗战史链条中的关键一环,《归队》的灵感正是来自主创团队创作《闯关东》时积累的抗联战士口述材料。
这些历史碎片而今似是邈远的战争记忆,是泛黄档案里的只言片语,曾经却是血肉之躯的真切体验,是他们苦苦煎熬的日日夜夜。
作为近年来鲜见的聚焦抗联题材的长篇剧集,《归队》讲述了抗联小队在日军围剿下被打散后又重新集结的故事。
剧集用一个“归”字巧妙串联起中华民族的血泪史、东北地区的抗战史与平民英雄的微观史,以遒劲的笔力描绘出在松林雪原间步履不停的战士群像,极力还原了真实个体在绝境下的生存之道与信仰选择。
“何时归”:情节交织暗藏草蛇灰线
《归队》在创作结构上的最大特色是在遵循现实主义原则的基础上,采用多线叙事交错并行的方式,围绕人物线索展示角色的阶段性动线,并于情节发展中将故事线打破再重组。
铺叙过程中,剧集时常通过闪回、跳转、互文等影像手法,对情节或伏笔进行补充解释,由此激发观众对前述细节的回忆,产生强烈的戏剧表达效果。
以第17集为界,剧集前后半段各展示了一次“归队”。
第一次“归队”是东北抗联小队的“八棵松之约”,是分散的民间抗日力量向东北抗日联合统一战线的回归。第二次“归队”是东北抗联教导旅的“反攻之约”,是受隔绝的东北地区抗战势力向全国抗日组织的回归。
《归队》在开篇便向观众抛出悬念:分散的小队成员如何完成与排长“老山东”的约定?
镜头跟随六名战士踉跄的身影,与他们一同经历了参帮内讧、土匪横行、淘金者的阴谋、劳工营的屠杀、731部队的暴行,透过他们的视角窥见日军铁蹄下人命如草芥的炼狱景象。
颐指气使的日本皇军、点头哈腰的汉奸伪军、中饱私囊的地主贪官、噤若寒蝉的普通百姓、惨遭屠戮的抗联战士,共同组成了彼时东北历史氛围中的众生相。
《归队》在前半段通过散落于各处的抗联战士,将长期盘踞于东北的复杂势力拉扯出来。如云虎险些葬身于游世龙“发死人财”的勾当里,后者正是藏匿于市井棺材铺的日本人。德远与福庆所在的劳工营,则是以往情报中未曾涉及的日军重要工事。
桩桩件件罗织了一张盘根错节的东北关系网,反动的力量无处不在、无时不有,抗日斗争的艰巨性与残酷性可见一斑。
剧集后半段接续讲述抗联战士数年间的不同际遇,在苏德战争、硫磺岛战役等国际背景下,东北瞬息万变的时局逐渐铺展开来。
排长在苏联受训归来,承担侦察敌情、联络组织的任务;德远为伪警察局肖局长办差,在多方势力间斡旋;小贵并非凑巧地现身,背后隐藏着日军特高课的血腥计划。
所有线索在剧集结尾处回旋、合流、收束,各方势力开始等待“山雨欲来风满楼”的历史转折时刻。
“胡不归”:前路晦暗方显人性挣扎
求“真”而非刻奇是《归队》在人物塑造上的鲜明特点,《闯关东》中小人物映射大时代的“平民史诗”风格在这部作品中得以延续。自1938年秋至1945年抗战胜利,《归队》的主体叙事时间段落横跨七年,剧集并未持续性展示战士们“归”的过程,而是在其中细致穿插了他们“思归”“难归”又“终归”的命运轨迹。
作为拥有七情六欲的血肉之躯,英雄的动人之处常常不在于一往无前、抛却所有的决绝,而在于从偶尔“掉队”、片刻失神的微妙状态里超脱出来。
“归队”还是“归家”,围绕着这道选择题,《归队》设计了许多意在彰显人性挣扎时分的两难情境。
“归队”意味着遥不可及的胜利图景,意味着饥饿、寒冷、无休无止的搜捕、突如其来的牺牲、九死一生的险境。
“归家”意味着触手可及的现实满足,它让小贵能够大口吃肉,让德远能够赡养爹娘,让排长能够照拂妻儿,让兰花儿可以给寨中的兄弟添置新衣,让云虎可以给心爱的姑娘一个承诺。
《归队》不吝笔墨地描绘众人回家或有家后的温馨场景,在动作细节和人物关系中放大珍贵的亲情与爱情。只有给了“不归”以充分的理由后,“归来”才显得力道十足。
抉择的瞬间恰是人物的高光时刻,而这些选择也对应着人物独有的气质特质。
小贵活泼机灵却有些冒进,他总会在遇到挫折后回到地主父亲的庇佑之下,因此他两次归家又两次离家。
兰花儿眼睁睁看着母亲死于日军枪下,复仇的热切让她坚持带领山寨兄弟加入抗战队伍。
云虎机智勇敢、不善言辞,他与大阔枝之间隐忍而浓烈的爱意都藏在心照不宣的默契里。
德远是在以往同类题材作品中较为少见的复杂角色,作为“离队”时间最长的战士,林中杀狼的桥段暗示了他骨子里带有“孤狼”气质。经过伪军监狱里的磋磨,德远选择将自己包裹在厚重的外壳下,可屡次对战友伸出援手的下意识动作,都证明了他热血未凉。
当“归队”成为战士们的共同选择,“归队”和“归家”也顺理成章地在内在逻辑上达成了一致。扛起枪来战斗看似是背离了家园、远离了亲人,但最终是为了守卫家园、守护至亲,是为了能长久地回到家乡。
《归队》借抗联小队之口重复说着最简单直白的道理:日军尚在,家园便永无宁日。
“为谁归”:人民抗战续写记忆传承
因线索频繁交叉,《归队》存在节奏处理不当的问题,在塑造兰花儿等人物时出现了不少刻意煽情的桥段,特效镜头的处理也不够完善。
但总体而言,《归队》仍不失为一部优秀的抗战题材剧集,它的特殊性体现在集萃式地展现了东北人民的抗战史实。
无论是俯拾皆是的东北符号、多线叙事的情节结构还是平民英雄的人物塑造,都在传达一种更真实、更接地气、更具生命力的人民抗战史观。所谓“归队”,不仅指剧中抗战小队在艰苦环境下,毅然回归战斗队伍,也意在带领剧外普通观众于和平年代,开启一场对历史的回归之旅。
从自然景观到地方曲艺,从珍稀物产到方言黑话,《归队》中的标志性符号承载了黑土地悠久的历史,而日军的侵犯将原本富饶的土地化作焦土,让战争的硝烟弥漫于斯。
东北二人转被游世龙学去,变为他谋财害命的开场曲;百姓们种植的粮食被地主强征,成了日军的补给物资;青壮劳动力被捆到劳工营,承受必死的命运。
美丽的松花江淹没了无辜的生命,煤矿与大豆高粱落入日军的口袋,当熟悉而亲切的东北符号被战争无情异化,观众亦能从中感受到惋惜与愤怒。
除此以外,观众很难忽略《归队》中那些一闪而过的生命,他们轻飘飘地随风而逝,仿佛时间挥一挥衣袖带走的尘土。
他们之中有抗联战士,有人刚穿上新袜子便被炸断右腿,有人因重伤难治要求自行了断,有人被当作试验品送往731部队。
他们之中还有正义的百姓,有人杀了恶霸后高歌赴死,有人冒死收留受伤的士兵,有人将中文古诗教给小学生。
他们之中还有更多无辜的平民,有人因“保甲连坐”被枪毙,有人因丧失劳动价值被坑杀。这些面目难辨的个体是千千万万中国遇难者的缩影,他们让观众意识到每一个戛然而止的生命都曾经鲜活,每一寸被染红的土地都流淌过战争的罪恶。
借明晰的地方元素与战争阴云下的芸芸众生,《归队》尝试与当代观众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。
时至今日,当我们再次讨论抗战的意义,不妨将其落于对剧中抗联战士“为谁而归”的追问上。答案指向昨日被侵占的东北热土,也指向今日万家灯火的辽阔中国,指向昨日惨遭践踏的同胞,也指向今日作为后辈的你我。
2025年9月3日,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上,战旗方队中“杨靖宇支队”的字样格外醒目。
《归队》中也出现了东北军民集体悼念杨靖宇的仪式性片段。抗联这支称为中国抗日战争史中“抗敌最早、坚持最久、条件最恶”的队伍,不应被人民遗忘,也不应被时间遗忘。
《归队》通过丰满的人物线索与出色的故事完成度,实现了对“打不散”的抗联队伍的追认,同时也让抗联历史完成了对中国人民十四年抗日战争史的“归队”,让平民英雄完成了对战争背景下人性光辉的“归队”,也让当代观众完成了对抗日战争集体记忆的“归队”。
「狗头萝莉」的故事
5337 - 2025-09-11《误杀3》曝片段 刘雅瑟张榕容传递女性互助力量
4074 - 2025-09-11《操纵者》上线,张子健刘威葳主演,抗日谍战剧,走爽剧路线
3814 - 2025-09-11《暗夜与黎明》今晚收官 陈哲远聂远邢菲姚安娜共展初代公安风采
3403 - 2025-09-11《香水佳人》首播,女性苦情剧,一妻一妾的悲惨生活,适合老年人
2668 - 2025-09-11葛优“好人团”好事连连看!《爆款好人》正式上映
2602 - 2025-09-11登春晚一夜成名,56岁在异国离世,临终前才知道自己的身世!
2589 - 2025-09-11EXO金钟仁将于5月11日入伍 将于2025年2月退伍
2332 - 2025-09-11苗苗崩溃痛哭,郑恺被全网痛骂:别装“好男人”!
2279 - 2025-09-10SEVENTEEN夫硕顺将于2025年1月初回归 目前正在积极准备中
1999 - 2025-09-11新剧热度播放量扑街,收视倒数,黄晓明从影帝沦为综艺咖了?
1597 - 2025-09-11张元英百变造型 眼神妩媚明艳动人
1583 - 2025-09-11葛斯齐再曝汪小菲通话录音 透露汪小菲承认之前曝料
1344 - 2025-09-10林更新cos大司命 眼神凌厉魅力十足
1311 - 2025-09-11